泳量并非追求的目标。
冬泳者常常从夏天或者秋天开始游,那时水温高,游量大,往往把泳量作为衡量锻炼能力的标准,而游到冬天不少人还是追求泳量,甚至互相攀比,这就欠考虑了,冬天主要追求冷刺激,下了水,刺激就完成了,游一下体现一种成就感,达到身理和心理的满足,其乐无穷。水温1度游一分钟是比较可靠的依据,我常常在这个基础上打八级,比较保守,也比较稳妥。有位老泳友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:少游就是多游。上来冲淋的时间因素也要考虑进去。
爽”!来自于血液畅通。
冬泳人对泳后的体会往往用一个字来表达:“爽”!这是很贴切的,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不少泳友正是为了体会这个“爽”字才坚持下来的。真是不游不知道,一游真奇妙,而这种奇妙是其他任何运动都无法达到的效果。为什么会有这样美妙的效果呢?主要是血液循环的作用。一般人正常状态下,只有60%血液参加循环,还有40%的血液停留在脾脏里不参加循环 ,而冬泳必须调动100%的血液出来循环,快速的循环使血管通道得到冲刷,每冲一次就会感到非常舒服,久而久之,血管畅通,神清气爽。
冷刺激与受冻本是两回事
有人以为,既然能够冬泳,就能抗得住冻,于是应该加衣服时不肯加,这是不对的。冬泳受冷刺激,会迅速调动身体御寒机制对抗寒冷,使之不能侵入身体,短时间恢复正常;而受冻是寒冷长时间包裹着身体,不断地渗进身体,容易形成伤害,所以决不能因冬泳而不顾身体的承受能力去尝试干冬。
冬泳御寒的简单机理
冬泳靠什么御寒,靠的是血液。人一旦下水会觉得很刺激,血液会被立即调到体表来形成御寒“城墙”,把冷死死地挡在体外无法进入。能挡多久?要看各人情况,适可而止,不可过量,一旦过量,血液城墙就守不住,城破人伤,而且是内伤不是外伤。
冬泳其实是对内脏的锻炼。
刚才说到,冬泳御寒靠血液,那么血液是怎么来的?是心脏调来的。从什么地方调来的?从身体的内脏抽调来的,他们原来在五脏六腑的岗位上班,突然接到心脏的命令到体表来御寒,这一抽调,内脏的能力要接受考验,后方空虚要挺得住,一会儿血液回来、流要受得住,这一来一回,既是对内脏的要求,也是对内脏的锻炼。